清朝北京滿族婚俗?
一、通媒。歷史上,滿族男孩在10歲以上就可以論定婚事,舉行婚禮。在整個過程中,仍多是男方主動選擇女方。男方在父母為兒子選定配偶目標后,即拜托媒婆與女方家長說合,女方若同意,由媒婆回復音信,之后互換門戶帖。
二、大定。選擇吉日,男家聚集宗族親友及新女婿前往女家問名,女家亦聚集親友相迎。男方坐到右位,由年長者致詞,表達欲聘之意。女家致謙詞表示感謝。新婿入拜女家神位,再拜女家諸親。最后,女家獻茶,主賓交換位置,設(shè)酒宴祝賀。
三、下茶禮?!∠虏瓒Y是在議定聘禮后,選擇日期男方前往女家行聘。聘禮的種類和多少依地位、貧富而異,一般有鞍馬、豬羊、錢財、首飾等。聘禮放在鋪紅氈的高桌上,抬送到女家,陳列于“萬字炕”的西炕祖先案前,兩親翁并跪,斟酒互遞祭祖,俗稱“換盅”。
四、開剪。開剪是指男方在迎娶前一個月,將結(jié)婚日子提前通知女方,叫做“送日子”。男方將給女方的彩布、衣物送往女家,叫做“送嫁妝”。并請一兒女雙全的有福之婦女為姑娘裁衣,叫做“開剪”。
五、打下處。女方家在正日子前一天,新娘向自家祖先行禮辭別,并叩拜“佛多媽媽”求她降福。然后由送親婦女陪同,親哥哥護送,乘坐彩車,送至事先選好的某親友家住宿,叫做“打下處”。下處一般選擇離男方家較近地方,又以看不見男家房屋為標準。
六、迎娶。迎娶是滿族婚俗中最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滿族傳統(tǒng)婚禮一般是“三日婚”,頭一天叫“響棚”。這一天男家為參加婚禮的親友備宴,要在自家院內(nèi)用席或布搭棚。棚柱上多掛貼喜字、對聯(lián),男女老少齊幫忙。因這一天不僅要動鼓樂,還要搭灶、劈柴,所以叫“響棚”。第二天叫“演轎”,這一天要殺豬、跑油、擺桌。滿族的習俗是新郎騎馬,新娘坐矯。新郎和娶親人在這一天要跟隨鼓樂沿街演走。第三天才是拜堂成親,這一天要舉行一系列禮儀活動。
七、插車。新娘及送親隊伍在正日子早晨從“下處”出發(fā),要與迎親隊伍途中相遇,然后車、轎相交錯停下,由新娘哥哥將新娘從自家的車上抱到新郎迎親的花轎上,返回男方家。
八、憋性。也叫“勸性”。這是指迎、送親隊伍來到男方家的大門前,暫不讓新娘下喜轎,意思是扳一扳新娘當姑娘時的脾氣,使婚后的生活更美滿,憋性的時間不會太長。
九、邁火盆?!⌒履锵罗I前換上帶來的“踩堂鞋”,蹬著小紅板凳走下喜轎,順著鋪好的紅氈走進院內(nèi)。新娘要跨過路上的一個火盆,象征婚后的日子紅紅火火。新郎在新娘下喜轎時,要象征性地向新娘虛射三箭,以驅(qū)逐新娘帶來的邪氣,也有人認為是舊時“搶婚”習俗的繼承。
十、坐帳。也稱“坐?!?。按照一些滿族老人的說法,早年滿族男子隨八旗軍外出作戰(zhàn),舉行婚禮時,多把新娘送到軍營里去成親,因此傳下這個習俗。所謂“帳”是在正房窗前臨時搭的,富裕人家用氈布,一般人家用席子。在坐帳結(jié)束前,由女性長輩給新娘開臉、梳頭。
十一、拜北斗。庭院里放著天地桌,桌上供著神位及供品。新郎、新娘拜天地,滿族叫“拜北斗”。滿族人認為,拜北斗就是拜長白山,就是拜祖先。
十二、回門?;楹笕?,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拜見長輩和親屬,稱為“回門”。一個月后,新媳婦要回娘家住一個月,叫做“住對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