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密市古代叫什么名字?
哈密最早叫伊吾盧,在西漢時,處在中原、匈奴、西域的結(jié)合部,自古就是具有重大戰(zhàn)略意義的咽喉要道。漢得伊吾盧,可通西域;匈奴得伊吾盧,可斷漢朝與西域的聯(lián)系,進而打壓漢朝的生存空間。
截止于公元137年,匈奴和漢朝為了爭奪伊吾盧,不知道打了多少次,爭奪非常激烈。西漢開通西域后,伊吾盧隸屬于西域都護府,連接中原與西域,以及更遙遠的歐洲。漢朝能壓制住匈奴,伊吾盧起到的作用,怎么高度評論都不為過。
伊吾盧,三個字不好念,東漢時把“盧”給省掉了,只稱伊吾。很多人的印象中,哈密遍地都是沙漠戈壁。其實,哈密的沙漠只有總面積13.89萬平方公里的不到2%,戈壁也只有28%,剩下的是丘陵。耕地雖然不多,但也有0.5%,近700平方公里。
這個面積對地處大西北的哈密來說不算小了,何況還是現(xiàn)在的數(shù)據(jù),兩千多年前,哈密的可耕地只多不少。漢朝經(jīng)常派官員在伊吾屯田,設(shè)有伊吾司馬,任務(wù)就是屯田和管理軍事。伊吾的民政,由設(shè)于公元73年的宜禾都尉管理。
到了五胡十六國時期,由于在涼州建立了很多涼國,西域的重要性更加突出,伊吾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。前涼王張駿把伊吾的屯田軍事功能,與民政功能合并,設(shè)伊吾都尉,隸屬于敦煌郡,縣級。
五胡時的各種涼國,一有風吹草動,就有大批人馬逃到伊吾,進可回河涼,退可去西域,回旋空間非常大。諸涼被北魏滅亡后,伊吾并沒有入魏,而是隸屬于柔然。直到公元488年,北魏太和十二年,才拿下伊吾。
之前的伊吾是縣級,這一年,北魏升伊吾縣為地級的伊吾郡。不過,那個時候的伊吾城,并不在現(xiàn)在的哈密市區(qū)。真正搬遷,是在公元608年,隋煬帝大業(yè)四年時。唐初,易郡為州,伊吾郡稱西伊州,不久改稱伊州,時間是貞觀六年,公元632年。
之后的伊吾曾被吐蕃占領(lǐng),又成為西遼的地盤。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,公元1281年,伊吾隸屬于甘肅行省,名字變成了哈密。
哈密這個名字出現(xiàn)在公元1251年,蒙古大汗蒙哥給改的名,稱為哈密力。明朝初年,哈密地區(qū)出現(xiàn)了一個哈密國,國王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子孫兀納失里。
明朝有點像宋朝,失去了西域,而哈密國卡在要道上,類似西夏,經(jīng)常派兵阻止明朝使節(jié)通往西域。朱元璋的明朝可不是宋朝,不讓通過?那就用刀槍劍戟講道理。
公元1391年,明朝大將宋晟和劉真,奉朱元璋之命,率兵進攻哈密國。哈密國哪里是大明朝的對手,被打得鼻青臉腫,趕緊向朱元璋請罪求和。明朝控制哈密,就可以像漢朝那樣,從側(cè)翼威脅到北元,確保明朝西線的安全。
由于哈密地理位置和歷史的特殊性,清乾隆二十四年,公元1759年,朝廷設(shè)置哈密廳,管民事。新疆在公元1884年設(shè)省后,哈密設(shè)哈密直隸廳。
新時代后,哈密成立地級專區(qū)。需要注意的是,哈密地區(qū)和哈密市(縣級)是同時存在的,哈密市(縣級)成立于1977年,隸屬于哈密地區(qū)。
擴展資料
哈密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,干燥少雨,晴天多,年平均氣溫9.8度,年降水量33.8毫米,年蒸發(fā)量3300毫米,年均日照3358小時,無霜期182天。
春季多風、冷暖多變,夏季酷熱、蒸發(fā)強,秋季晴朗、降溫迅速,冬季寒冷、低空氣層穩(wěn)定。極端最高氣溫43℃,極端最低氣溫-32℃,無霜期平均182天。
空氣干燥,大氣透明度好,云量遮蔽少,光能資源豐富,為全國光能資源優(yōu)越地區(qū)之一,日照充足,全年日照時數(shù)為3300至3500小時,為全國日照時數(shù)最多的地區(qū)之一。
哈密水資源主要以天山冰雪和地下水為主,地表水和淺層水資源為16.96億立方米,其中地表徑流量8.7億立方米,地下水可開采量8.2億立方米。